6月18日,《浙江教育报》第一版以《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架起中非友谊桥》为题报道浙江工业大学与加纳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
据悉,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是加纳首家孔子学院,由浙江工业大学和加纳大学合作共建,于2014年4月正式运行。运行10年来,浙工大全力支持并推动孔院高质量发展。2022年,浙工大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吉民来到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我想让更多加纳人了解到真实的中国是怎么样的,改变一些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王吉民说。
报道链接:http://www.zjjyb.cn/html/2024-06/18/content_53057.htm
全文如下: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架起中非友谊桥
编者按: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是促进人民相知相近、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浙江近年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文章,扩大多领域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推进建设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本报即日起推出专栏《“浙”里为媒 相知相近》,敬请关注。
本报通讯员陈汶钰
6月7日,第23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加纳赛区预选赛在加纳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来自加纳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中文爱好者同台竞技,现场气氛热烈。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是加纳首家孔子学院,由浙江工业大学和加纳大学合作共建,于2014年4月正式运行。运行10年来,浙工大全力支持并推动孔院高质量发展。目前,加纳大学孔子学院及其下设的20个教学点共培养了约1.5万名当地学生,教育范围辐射了加纳首都阿克拉及周边地区,参与并见证了加纳中文教育的发展。
2022年,浙工大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吉民来到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在孔院的帮助下,去年有8名学生申请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奖学金,20余名学生申请了一学年研修生奖学金。孔院还定期开展本土“中文教师支持计划”项目活动,帮助本土中文教师提高自身汉语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
考虑到当地民众的需求,加纳大学孔子学院为在中资企业工作的加纳员工以及在加的中资企业组织了多次培训,通过语言学习、尊重不同价值观和跨文化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课程,架起互相理解与合作的桥梁,同时还助推中资企业用人本地化进程,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
“我们谨代表青年与体育部部长以及第13届非洲运动会地方组织委员会,向您(王吉民)和加纳大学孔子学院表示深切感谢。”今年2月底,王吉民和同事们收到了一封来自加纳青年与体育部的感谢信。孔院不仅承担了其中大量的翻译工作,还在倒计时装置的捐赠、火炬的传递、奖牌的优化设计和生产运输、设备供应商的推荐上提供了支持。
加纳首次举办非洲运动会,没有办赛经验,王吉民由此联想到杭州亚运会,“我们的初步想法是如何把这两个运动会做一个连接,因为体育交流也是青年交流的重要方面”。通过各方努力,在杭州亚运会结束后一个星期,王吉民和加纳青年与体育部代表团抵达杭州,在时任浙工大副校长、杭州亚运会板球场馆运行团队副指挥长虞晓芬的帮助下,联系到杭州亚组委。亚组委和非组委一同参观比赛场馆,交流办赛经验。亚组委还决定向非组委赠送亚运会的倒计时装置。
由于当时非运会场馆还未建成,办赛时间紧张,专业比赛器材准备也面临诸多难题,在王吉民的牵线搭桥下,亚运会各类设施物资供应商表示,将积极支持非运会的举办。2023年11月,王吉民和加纳青年与体育部大司长等人一行赶赴山东,与亚运会物资供应商签订设备供应协议,确保相关物资如期送达非运会举办地——加纳首都阿克拉。
今年3月1日,在加纳大学体育场落成仪式上,加纳副总统马哈马杜·巴乌米亚邀请孔子学院代表作为非运会观礼嘉宾,并表示孔子学院为第13届非洲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想让更多加纳人了解到真实的中国是怎么样的,改变一些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王吉民说。中非合作成绩有目共睹,加强民心相通,不仅需要通过语言传递信息,还要通过语言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塑造对中国的认知,讲好中非故事,提升中国形象。2023年6月,加纳大学孔子学院和加纳智库非中政策咨询中心联合举办中加媒体专题培训班,50余名加纳新闻工作者参加培训。培训有助于增进中加友谊和文化交流,培养更多理解中国发展成就、认同中非友好合作的专业媒体人才。